游客
题文

根据所学知识,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二月逆流”  ②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③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④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⑤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⑥“四五运动”  ⑦毛泽东逝世
(    )→(    )→(    )→(    )→(    )→(    )→(    )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判断出它们是哪次改革的措施吗?
(2)材料一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这两次改革的主持人是谁?在改革过程中,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什么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图,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四事件相比较,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
(2)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与图一、图四事件相比较,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
(3)请你为上面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品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2)材料二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3)材料三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4)从条约内容分别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5)针对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说说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示威游行,火烧曹宅……6月5日,为支援学生的爱国行为,上海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根据材料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材料所反映的五四运动的主力有什么变化?
(2)说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
(3)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统治面临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产生了洋务派,他们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兴起了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材料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见下图)

(2)根据两图,分别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不值得肯定。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