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表提供的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欧洲列强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 |
英国 |
俄国 |
法国 |
德国 |
| 1880年 |
22.9 |
7.6 |
7.8 |
8.5 |
| 1913年 |
13.6 |
8.2 |
6.1 |
14.8 |
——根据《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编制
欧洲列强在20世纪初所占殖民地面积对比(以英国为1)
| 英国 |
俄国 |
法国 |
德国 |
| 1 |
1/2 |
1/3 |
1/11 |
——根据《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编制
A .由于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不平衡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
下列各项材料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
结论 |
|
| A |
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
春秋时期各国普遍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
| B |
秦始皇将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
郡制始于秦朝 |
| C |
民国初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 |
民主共和的观念影响了一部分的人群 |
|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美术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 |
当代欧美各国民众存在严重的精神困惑 |
西汉时期103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74郡,以南有29郡;西晋时期162郡中,秦岭淮河以北有86郡,以南有76郡。与这种变化相关的因素是
| A.西晋的疆域比西汉疆域大 | B.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
| C.南方的经济地位超过北方 | D.政治中心由北向南转移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
| A |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若(债务人)仍未(自动)执行法庭判决,且在受训时无人带他解脱责任,则(原告人)得把他带到私宅,给他们带上足枷或手铐,其重量不轻于15磅,而且假如愿意,还可以加重” |
该条款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
| B |
1931年,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
表明苏联实行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的政策 |
| C |
阿里创办近代工厂、学校,仿效欧洲国家,改革了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
改革使埃及逐渐摆脱殖民统治,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
| D |
1914年,美国年产值在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4%,其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48.6% |
美国工业生产高度集中 |
下列四幅历史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②
③④
| A.②③④① | B.①③②④ | C.②③①④ | D.①④③② |
《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是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两部文献。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②《人权宣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③《拿破仑法典》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权
④《拿破仑法典》是欧洲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