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导致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D.缺乏充足货币的支持 |
1895年,甲午状元张謇毅然挂冠从商,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9年,开机生产。下列有利于大生纱厂创办的因素有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③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
时间(年) |
1840一l895 |
1895一l911 |
1911—l927 |
1927一l937 |
1937一l945 |
1945一l949 |
国家 |
英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金额 万元 |
8026 |
33955 |
69627 |
11969 |
262096 |
47918 |
占列强对华投资比重 |
82.5% |
28.1% |
44.2% |
37.3% |
75.5% |
68.1% |
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态势
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
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D.美国始终占据对华投资的首位
下图反映了我国清中后期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渐增加 |
B.清朝后期工商杂税逐渐超过了农业税 |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D.中国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
下列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属于社会史观的是
A.促进中国农业文明转向西方工业文明 |
B.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 |
C.导致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促使思想观念、社会礼仪、生活习俗发生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