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在哪些已经发达的历史时代才开始自己发展的国家里,例如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异常迅速的。在这些国家里,除了移居到那里去的个人而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自发形成的前提,而这些个人之所以移居到那里去,是因为他们的需要与古老国家里现存的交往形式不相适应。因此这些国家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拥有古老国家里最进步的个人。”材料认为美国能够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美国移民带去了欧洲最先进的思想观念 |
| B.美国处于一个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 |
| C.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没有任何历史包袱 |
| D.美国移民都是一些当时的欧洲社会不容的人 |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据此可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 A.要求推翻满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 |
| 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自由与独立 |
| C.认识到工农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
| D.强调平民阶级组织的基本民主权利 |
17世纪上半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说成是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则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三种观点在本质是()
| A.是自相矛盾的 |
| 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
|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
|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激进 |
陈独秀指出:“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通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句话说明:()
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
②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
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
④全盘否定了儒家文化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