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
| B.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最右端的元素得电子能力最强 |
| C.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 |
|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
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 (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
| C.2v正(X)=v逆(Y) | 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 |
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 B.电子沿 Zn→a→b→Cu 路径流动 |
C.片刻后甲池中c(SO )增大 |
|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
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自行车的链条在阴雨天易生锈 |
| B.铜器在高温环境中迅速变黑 |
| C.马口铁(镀锡)的铁破损后很快生锈 |
| D.电工作业中将铜、铝导线直接相连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
|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需要记录体系达到的最终温度 |
|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率 |
| D.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