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
吴宫遗事
越心未平,而夫差有忧色。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捭(bǐ)参政者以听百姓之疾苦焉,以查四方之兵革焉。一之日,视之以伍员,未三、四级,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夫差不悦,伯嚭(pǐ)以代焉。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员曰:“彼徒于其身之亟高,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
王赐员死,而嚭用事。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③俾:使。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⑦嚭:伯嚭,吴国太宰。⑧倡:宣扬。⑨这句意思是说嚭只想自己的官职赶快升得高些。亟:急,赶快。⑩用事:专权,当权。解释下列文中划线的词。
(l)毕九层而不奏
(2)固不暇为王之视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差不悦,伯嚭以代焉。这篇短文揭示了怎样一条深刻的历史教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举:__________(2)必先苦其心志其: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曾:__________(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___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_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
B.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
C.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
D.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尔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会宾客大宴()(2)高可二黍许()
(3)媵人持汤沃灌()(4)马无故亡而入胡()
(5)由是先主遂诣亮()(6)人恒过然后能改()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下列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余闻之也久村中闻有此人 |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湖中人鸟声惧绝 |
D.今齐地方千里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