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每题3分)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的意思。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①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详。②劳:苦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任选角度,赏析“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一句。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上面“ ”,“插田”照应上面的“ ”,一个“ ”和一个“ ”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忙碌气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诗鉴赏
【甲】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画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钟山即事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释】①钟山:山名。②即事:有感于当前事物的诗,常被冠以“即事”之类的题目。
③相对:对着山。
⑴、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⑵、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春 游 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为我们描绘了一副春天美景,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本诗是一首游记小诗,所写的景物无非是双飞燕子、夹岸桃花。但诗人的情感却一折三回,请分析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