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学家李博教授曾指出:“大约直到1919年,中国人对欧洲各社会主义流派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日语,或是欧洲语言原著的日文翻译,或是日语的社会主义著作。”这段材料反映出
| A.日本是各社会主义流派传入中国的唯一渠道 |
| B.十月革命在当时对中国的思想界无任何影响 |
| C.留日学生已成为中国传播先进思想的主力军 |
| D.日译西书的出版是促成五四运动发生的主因 |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
| A.师夷制夷 | B.洋务运动 |
| C.维新改良 | D.清末新政 |
据统计,1997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家定价的比重由1978年的97%下降至5%。在工业品出厂价中,国家定价的比重仅占4 %。材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是()
| A.推行物价“双轨制”以抑制通货膨胀 |
|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
| C.更多开放农业产品收购价格 |
| D.缩小工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 |
下面是某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比例示意图。这一时期()
| A.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 C.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最大的障碍 |
| D.国家干预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国民党正规军进入上海前,首先到上海的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接下去就是“鸡鹰满天飞,饿虎就地滚”,前者是指由重庆乘飞机前来的接收大员,后者是指原来潜伏上海而此时公开出面趁火打劫的“地下工作人员”。上海市民痛心疾首地问道:“难道这就是天亮了吗?”材料所述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国民革命时期北伐部队进入上海 |
|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
| C.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驻上海 |
|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逼近上海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