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图实验, 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2 ② Zn (NO3)2、AgNO3 ③ Zn (NO3)2、Cu(NO3)2
④Zn (NO3)2、AgNO3、Cu(NO3)2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及反应原理 |
取少量B,滴加 |
有气泡产生 |
结论: 化学方程式: |
实验与探究
(1)小明同学课下自制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对水通电分解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此实验。
①在此试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②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检验此气体的方法是现象是
③若在正极上产生了20升的气体,则在负极上产生升
写出水电解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该实验证明了:①
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
(3)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
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当然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正确完成下列2小题的另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③原因三:……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______________装置。
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孔雀石[Cu2(0H)2C0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问题:孔雀石[Cu2(0H)2C03]受热完全分解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1)孔雀石加热分解后生成了水蒸气 、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黑色固体。
(2)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猜想: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
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设计实验:
实验Ⅰ:按下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 和C02
以上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填字母编号)
实验Ⅱ:为验证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和结论:
实验Ⅰ中:U型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有 ▲;
证明产物中有C02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Ⅱ中:因为有 ▲现象,所以猜想②正确。
孔雀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费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猜想2:可能是SO2;
猜想3:可能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C中的现象为则猜想成立。
(2)如果装置A中的现象为,装置C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1)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右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结论,其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
。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填字母标号)做气体发生装置;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那么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2)上述装置中的A和C组合后,可以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任写一种),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F装置中应装入,氧气应从(填“a”或“b”)进入F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