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爆发 | B.奥匈帝国吞并波黑地区 |
C.萨拉热窝事件 |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④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④④ |
2010年10月1日18时,搭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美联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
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
在朱光亚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核航弹、导弹核武器的研制成功,仅用了两年时间。科学家们的努力,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B.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维护我国的国防安全 |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D.使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
B.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D.建立高校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
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交易,袁隆平富了。有人表态:“袁老就是买飞机,我们也不眼红。”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A.促进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 |
B.对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
C.在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
D.从事慈善事业,是世界人民的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