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同学为测某一遥控电动小车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所示安装;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电动小车的电源,待电动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电动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记录了小车停止之前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请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m/s;
②该电动小车关闭电源后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以上各空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学校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等电路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kΩ),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4V,电阻RV 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1 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 约为50Ω)
D.滑动变阻器R1(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所选取的相应的器材(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均标在图上,其他成员发现他在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R1、电流表A1和A2均已损坏,请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请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注所用器材符号)

②为了便于分析,一般采用线性图象(y=kx+b)处理数据,请写出与线性图象对应的相关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 _________。( 写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 。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 ,图中 A 的示数为 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示数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 A 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 B 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 A 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 C 中水银面在 O 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 O h 1 =14cm 。后将 A 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 D ,使 C 中水银面仍在 O 点处,测得 D 中水银面高出O点 h 2 =44cm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76cmHg
①求恒温槽的温度。

②此过程 A 内气体内能(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填"吸热"或"放热")。


(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 H 、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 h 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 x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

a.滑块的质量

B.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了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

①所得实验数据如下图,请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见答题卡)画出的图像。

②根据所画的图像,可求得电流 I=0.20A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W 。(保留两位有效数)
③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既能测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又能消除安全隐患的是。( R x 阻值未知)

201111011422380003835.gif

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 S =0.20 mm2 的金属丝 a,b,c 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M 为金属丝 a 的左端点, O 为金属丝 a 的右端点, P 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 I=1.25A ,电压表读数 U OP 间距离 x 的变化如下表:

x/mm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100
U/V 3.95
4.50
5.10
5.90
6.50
6.65
6.82
6.93
7.02
7.15
7.85
x/mm 2200
2300
2400
U/V 8.50
9.05
9.75


(1)绘出电压表读数 U OP 间距离 x 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p ,并进行比较。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