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谢灵运说:“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糜有止已。所求不获,辄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针对以上情况,北魏孝文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 | B.设立三长制 | C.推行新的租调制 | D.汉化政策 |
1935年,某些批评者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甚至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此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新政
A.国家干预经济 | B.缓和劳资矛盾 | C.扩大总统权力 | D.关注弱势群体 |
布哈林1928年写道:“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 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
A.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B.工业化建设要遵循规律 |
C.经济建设应强化资本积累 | D.商品供求关系已经失衡 |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内容。它表明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
A.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B.取消红军番号并接受改编,交出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C.停止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放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D.灵活调整政策,使其更加适合团结抗日的总任务
民国十四年《革命》半月刊刊登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该文章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 B.用阶级分析法研究中国社会 |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D.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
下表是1923年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所作民意调查的部分结果。这反映了
调查问题 |
调查结果 |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
3.你心目中,国内大人物是哪几位? |
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
A.斯大林模式的成效使国人对苏联道路抱有好感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进步思潮传播
C.“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