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91972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此封面画所含历史背景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 A.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 |
| B.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 |
| C.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 |
| D.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 |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园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天演论》。”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这个说谎的人是
|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
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
A.动摇了清朝统治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C.造成了社会动荡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 |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
|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缓和了社会矛盾 |
| C.打破了世袭特权 | 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