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B.华沙条约组织 |
C.欧洲共同体 | D.不结盟运动 |
《上海洋场竹枝词》:“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的汽车又称蒸汽机车 |
B.材料反映上海已进人立体交通时代 |
C.该现象反映了中国交通近代化历程 |
D.此种现象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增长率9轮波动图,关于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图1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9轮波动(1953-1998年)
A.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1954-195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快 |
B.“左”倾错误导致了1960-1961年间我国经济的负增长 |
C.由于“文革”的破坏,1966-1976年间我国经济一直为负增长 |
D.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90-1992年我国经济增长迅速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
1911——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
1912—1920年 |
13.4% |
1921—1926年 |
-4.5% |
1927—1936年 |
8.7% |
1937—1945年 |
-2.45% |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剧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内战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反映了明朝手工业
A.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 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 |
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 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 |
出土地点 |
陕西 |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
山东 |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
山西 |
平陆枣园 |
内蒙古 |
和林格尔 |
江苏 |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