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观点,说明我国党和政府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在首都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文化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实践中,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材料一:IBM公司认为,“智慧城市”是有意识地、主动地驾驭城市化这一趋势,运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从而使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之系统”,借助物联网、传感网,在家居、路网监控、票据管理、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
材料二:“智慧城市”是一种更为智慧的方法,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社区或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通过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设施等的结合,使得政府、社区或企业、城市居民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对发展人民民主会产生哪些积极意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现象无处不在。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
2012年中秋、国庆假期——史上最长“黄金周”,国家首次实行收费公路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在政策的激励效应下,不少车主在品尝到免费“蛋糕”的同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大拥堵。景区爆满、路上爆堵,旅游消费市场的“井喷”式增长令人咋舌。民众的消费热情被长假充分激活,全国上下呈上一场盛大的假日经济“盛宴”。据报道,假期全国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公路免费政策使全国收费公路减收200亿元左右,国家因此减少30亿元税收。
结合材料,分析黄金周及公路免费政策产生的经济影响。
近几年,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空前活跃,交流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中国不断在海外举办或互办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感知中国”等颇具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迄今为止,中国与世界上121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国外和国际文化组织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
(1)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名言。这对我们正确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什么启发?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作为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的“中秋”,深厚地蕴涵了“团圆”、“和谐”的东方人伦精神。为此文化部已将中秋节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准备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的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说明“中秋”申遗的原因。( 1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