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家、民族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2012年 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中国”百城”民众举行了反日游行,通过抵制日货、游行示威等方式来表达爱国情绪。
材料二:日媒发文:《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如果想彻底抵制日货,中国只要加强自身实力,能够生产日本制造的所有产品就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钓鱼岛事件中,我国人民表现出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来源于什么? (1分)
(2)反日游行中极少数人出现了打砸抢烧日系汽车的行为。结合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3)日媒的断言对你有什么启示?
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下面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为了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以遏制。请你列举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出四点)
赏析歌词,参与活动,运用所学《思想品德》的知识,回答和分析问题。
【歌词赏析】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相扶风雨中,危难见真情。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你我一家人,爱才那样深……歌曲《一家人》在新疆“7.5”事件后,在全国迅速传唱。
(1)品读《一家人》歌词,谈谈我国当前已经建立了怎样的民族关系?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请从地位和作用两方面简要评价这一制度。
【活动参与】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以“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展开讨论……
小明: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小杰:维护民族团结也就是要尊重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3)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维护民族团结应该怎样做?
阅读下列关键词,运用所学《思想品德》内容进行回答和分析。
【关键词一:全面改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77次提到改革,可谓“浓墨重彩”,超乎寻常。“深化改革”“推动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等改革热词如雷贯耳,使改革成为本次会议铿锵激耳的主弦律。报告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全面深化改革”何以成为当今中国的最强音?
【关键词二:清醒认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一些地区大气、谁、土壤等污染严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养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迁、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
(2)请你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材料中的“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三:公平共享】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与此同时,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率。这一升一降将让全国老百姓在降低社保缴费负担的同时,能更多地分享到国企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发展的公平性和共享性。
(3)从漫画和这“一升一降”中,你读懂了党和政府的哪些智慧?
【关键词四:实现梦想】 获得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张存浩,曾毅然放弃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投身到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一生都在围绕国家需求搞科研的张存浩说,时代发展了,应该在“国家需求”和“自由探索”间找到一个比例的平衡。
(4)这对你实现人生梦想有何启示?
上初中后,小林的变化比较大。以前,小林是个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父母要小林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现在则不同了,父母要小林做的事情,他偏不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偏要做。以前,小林经常跟着父母玩耍;现在,小林则想摆脱父母,我行我素,一个人去外面玩耍。这些变化使小林和父母都感到不愉快,原本和和气气的一家人,现在出现了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表明小林产生了什么心理?简要分析这种心理的危害。
(2)面对这种状况,你认为小林该怎么办?
(3)这种心理如同“代沟”一样客观存在,我们如何跨越“代沟”?
某中学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147名男生中有42名出现吸烟行为。在对这些学生的具体询问过程中了解到,他们中有近90%是在同学的影响下开始吸烟的。他们说:“看别人吸烟觉得很酷,所以也就吸烟了。”
(1)这些近90%的同学出现的是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怎样的危害?
(2)青少年应怎样避免出现这种心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