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究题(10分)
某校学生会打算开展“创诚信校园,做诚实学生”活动,决定先在同学们中进行诚信状况调查。若你是这次活动的组长,为了更好地给这次活动提供依据,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1)调查报告的标题(必须符合调查活动的主题,1分):
(2)就调查的程序问题,你的组员提出了以下建议:
①与部分老师和同学座谈,进行调查 ②设计调查方案
③向学校提出具体建议 ④整理、分析资料
请你按正常的活动顺序将上述建议进行排序(写出数字序号即可, 1分)。
(3)通过调查发现:十个人中大约有八个人在校外的各种交往中吃过别人不讲诚信的亏;在校园里,许多同学都有过考试作弊、故意欺骗老师和同学、抄袭作业等行为;也有一些冒充家长签字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你对诚信的重要价值是如何认识的?(5分)
(4)请你根据调查中出现的不诚信现象,就如何开展“创诚信校园,做诚实学生”向学校提出自己的建议。(3分)
材料:沈阳地铁上的 “中国好少年”:2014年9月15日,沈阳地铁上有个女孩吐得一塌糊涂,所有人都在躲避,沈阳同泽高中三年六班的孙冠儒穿着校服,背着双肩包,蹲在地上用白纸清理一摊呕吐物。呕吐物旁边的座位空了两个。第三个位子上坐了个年轻男子,跷着二郎腿埋头看手机。
阿里天天正能量将给这位“地铁好少年”颁发两万元的“正能量”奖励。对从天而降的2万元奖励,孙冠儒无论如何不肯收钱,他的态度简单而明确,如果一定要奖励,他希望将这笔钱转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他说“这件事情我根本没觉得怎么样,回家都没和我家人提过。”小孙告诉记者,他从来都没想过,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引发如此之大的社会轰动,他做这件事并不期望金钱回报,何况在他眼里,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他希望社会上能出现更多举手之劳做好事的人。
(1)我们应汲取孙冠儒身上有哪些正能量?
(2)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宣传孙冠儒的感人事迹?
(3)孙冠儒希望社会上能出现更多举手之劳做好事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不辜他的希望。
为了激发同学们热爱班集体、建设班集体的热情,某校七(3)班全体同学举办了一次“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拟写两条调动同学们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班训。
(2)回顾班级生活中给自己留下美好印象的人或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3)请你为七(3)班创建文明班级出几个金点子。
清洁区的打扫是班级的常规工作之一,最近,某校九(1)班有一部分同学在值日时,敷衍了事,班级卫生经常受到学校的批评,对此,这部分学生说,垃圾又不是我们丢的,我凭什么要打扫。班主任说,我们班是个集体,作为集体的一员,你们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请你向这部分同学说明什么是责任?
(2)请你向这部分同学讲清关爱集体、人人有责的道理?
(3)请你告诉这部分同学应该如何去关爱集体?
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010年2月20日,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揭晓。评选组委会授予沈浩的颁奖词是: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1)你如何看待沈浩的行为?
(2)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法机关提出的工作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我们在追逐“中国梦”的道路上,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理当成为撑起“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为了进一步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某校八年级(2)班决定开展以“公平正义 共筑中国梦”为话题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和两种活动形式。
(2)请你列举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
(3)请你谈谈对不公平、非正义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4)参加此次活动后,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