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
B.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完全相同 |
C.NO和NO2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D.C3H8和CH3CH2OH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二者沸点也相近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2、FeI2溶液中,分别通入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 |
B.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 |
C.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则Y的氧化性一定比X强 |
D.Cl2和SO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
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 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 |
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 |
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 |
D.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①的现象 |
![]() |
|
A |
淀粉KI溶液 |
浓硝酸 |
无明显变化 |
|
B |
酚酞溶液 |
浓盐酸 |
无明显变化 |
|
C |
AlCl3溶液 |
浓氨水 |
有白色沉淀 |
|
D |
湿润红纸条 |
饱和氯水 |
红纸条褪色 |
下列关于应用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进行的实验,叙述错误的()
A.利用甲装置可以制取少量H2 |
B.利用乙装置可以验证Na2O2与水反应既生成氧气,又放出热量 |
C.利用丙装置验证KHCO3和K2CO3的热稳定性,X中应放的物质是K2CO3 |
D.利用丁装置制取SO2,并检验其还原性,小试管中的试剂可为酸性KMnO4溶液 |
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气体 |
a |
b |
c |
d |
A |
CO2 |
盐酸 |
CaCO3 |
饱和Na2CO3溶液 |
浓硫酸 |
B |
Cl2 |
浓盐酸 |
MnO2 |
NaOH溶液 |
浓硫酸 |
C |
NH3 |
饱和NH4Cl溶液 |
消石灰 |
H2O |
固体NaOH |
D |
NO |
稀硝酸 |
铜屑 |
H2O |
浓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