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对铜权(如左下图)[注: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和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诏文]观察所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这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衡器 | B.采用皇帝世系纪年法 |
| C.反映了国内市场开始走向统一 | D.权身诏文由太尉起草 |
1928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提出实行保护贸易,包括:制定奖励出口产品办法;统一对外贸易;在通商口岸设局管理等。下列对这一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 B.受罗斯福新政的启发 |
| C.利于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 D.实现了主权独立 |
宋朝以前,朝廷内部注重政治的庙堂史学占据主流。宋以后,庙堂史学开始进入民间,有了许多对民间生活的记录。这一变化的推动力是
| A.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 B.统治者推崇文治 |
| C.国家分裂,中央集权削弱 | D.理学兴盛 |
战国时期,黄河一旦泛滥,各诸侯国往往采取以邻为壑的办法抗灾,结果天灾又变成人祸。这表明,治黄要取得成效,须要
| A.重建分封制 | B.各国君主实行仁政 |
| C.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 D.人口南迁 |
美国海岸警卫队2014年1月4日表示,应俄罗斯和中国的要求派出船支去支援困在南极海滨中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和中国破冰船雪龙号。这一事件最能说明
| A.国际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组合 |
| B.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
| C.当今众多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 |
| D.国家意识形态的多样化 |
苏联经济在“八五”计划到“十一五”计划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比较简表
| 1966--1970 |
1971--1975 |
1976--1980 |
1981--1985 |
|
| 社会总产值 |
7.4% |
6.4% |
4.2% |
3.3% |
| 国民收入 |
7.7% |
5.7% |
3.8% |
3.2% |
| 工业总产值 |
8.4% |
7.4% |
4.4% |
3.7% |
| 农业总产值 |
4.1% |
2.5% |
1.7% |
1.1% |
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赫鲁晓夫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
B.勃列日列夫时期注重发展重工业,与美国搞军备竞赛
C.戈尔巴乔夫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
D.赫、勃、戈改革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