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宋濂①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③,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②馔:饭菜。③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④茹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1)然,卿不朕欺(      )
(2) 郡臣臧否(        )
(3) 景濂(        )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翌 日 问 濂 昨 饮 酒 否 坐 客 为 谁 馔 何 物
概括短文所记述关于宋濂的几件小事?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曰:“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西河:魏郡名。②王错:人名。③谮(zen):诬陷。④岸门:地名。⑤雪:擦拭。⑥识:知。⑦毕:尽,用完。⑧西河可以王:指魏可以凭借西河成就王业。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吴起至于岸门

C.愿陛下亲之信之

今君听谗人之议

D.可计日而待也

魏日以削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②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

(4)甲文中先帝“叹息痛恨于桓、灵”,乙文中吴起“望西河,泣数行而下”,请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

【甲】  。(用原文回答)

【乙】  。(请概括回答)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吕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闾食不二味,居不重席,舟车不饰。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节选自《春秋左传》,原文有改动)

【注】①柏举:地名。②二三子:你们。③恤:忧虑。④旷:抛弃。⑤夫差;吴王阖闾的儿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行拂乱其所为

拂:

  

②衡于虑

衡:

  

③今闻其嗣又甚焉

嗣:

  

④所以败我也

所以:

  

(2)请将选文中面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②阖闾善用其民,败我于柏举。

(3)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B.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C.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D.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

(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而导致国家衰亡的例子。

②乙文中夫差“自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昔者邹忌以鼓琴见齐宣王,威王善之。邹忌曰:“夫琴所以象政也。”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邹忌既为齐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忌,以谓设以微辞,邹忌不能及。乃相与俱往见邹忌。淳于髡之徒礼倨,邹忌之礼卑。淳于髡等曰:“狐白之裘,补之以弊羊皮,何如?”邹忌曰:“请不敢杂贤以不肖。”淳于髡等曰:“方内而圆釭,何如?”邹忌曰:“请谨门内,不敢留宾客。”淳于髡等曰:“三人共牧一羊,羊不得食,人亦不得息,何如?”邹忌曰:“减吏省员,使无扰民也。”淳于髡等三称,邹忌三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屈而去。邹忌之礼倨,淳于髡等之礼卑。

(节选自《新序》,有删改)

【注】①象政:象征政事。②稷下先生:稷下学官里的学者,淳于髡(kūn)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以辩才闻名。③微辞:委婉而隐含讽喻的言辞。④倨:傲慢。⑤方内而圆釭:方榫头插不进圆轴孔。内,通“枘(ruì)”,榫头。釭(gāng),车轴孔。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昔者邹忌以鼓琴见齐威王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B.乃相与俱往见邹忌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C.淳于髡之徒礼据

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D.淳于髡等辞屈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

B.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

C.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

D.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威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4)淳于髡等对邹忌前后态度的变化,从侧面突出了邹忌  的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1)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欲穷其林  

③鸡犬相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梳理选文中武陵人的行踪,完成下面的图表。(每空不超过4个字)

缘溪行→  →至山前→  →游桃花源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中牟:战国时赵国邑名。②鄙人:乡野之人。③周威公:战国时西周国君。④百舍:古代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苦耕稼之劳  

②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  

(2)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断两处)

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4)读这段文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