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执政党和我国政府践行的现实理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积极加强调控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5%。全国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与4月份持平。其中,5月份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面对如此经济形势,央行宣布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再创历史新高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将高达18%。
材料二:科学民主执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框定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的基本路径,其中的新思路和新战略颇为引人注目。与之前的规划相比较,“十二五”一个突出亮点就是过去更多追求“国强”,而现在则更多强调“民富”,这体现出了一种执政理念的变化,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从“国强”向“民富”转型,让民众能够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真正实现国强民富。
(1)解读分析材料一中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党的执政理念由过去更多追求“国强”转向“民富”的依据。(4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全党必须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还指出:要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据此回答: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如此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5分)
(2)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对求真务实的理解。(5分)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中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贫困阶层与弱势人群的出现、我国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这些不仅干扰着中国的社会稳定,也对经济发展本身构成了威胁。
(1)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说明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4分)
(2)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如何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5分)
(3)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应当如何协调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5分)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后,她生前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优秀感人事迹受到登封市60余万群众齐声赞颂。任长霞同志年仅40岁,她从警20年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登封人民称为“女包公”、“任青天”;她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心里装着人民,不顾家庭种种困难,踏遍登封山山水水,神速破案。这一切都受到党和人民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号召全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任长霞同志的崇高品质。
(1)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任长霞同志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什么能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8分)
(2)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8分)
某市依托菜乡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在原有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投资建成了五万多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大厅,并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全国各大城市蔬菜价格“一眼清”,加快了蔬菜贸易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该市又确立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带生态工业,开发生态旅游业。并出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吸引外地投资者投资创业。几年来,该市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一座现代化城市初具规模。
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该市是怎样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10分)
材料一:干活拿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现在白干活不给钱,倒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年复一年在农民工身上屡屡上演。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被蔑视和践踏?下列表格是新华社记者对80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结果:
表1多少农民工能够按时拿到工资?
状况 |
能按时拿到工资 |
年底一并得到工次 |
偶有工资被拖欠 |
经常被拖欠工资 |
从未按时拿到工资 |
人数 |
13(16.25%) |
9(11.25%) |
26(32.5%) |
9(11.25%) |
23(28.75%) |
表2欠薪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
老板说现金周转不开 |
工作做不好,扣发工资以示惩罚 |
没理由,就是不给钱 |
人数 |
41 |
17 |
9 |
表3血汗钱被侵吞、拖欠,农民工怎么办?
解决途径 |
反复找老板讨要 |
找政府(劳动局) |
只能用恐吓等手段对老板形成压力 |
人数 |
48 |
23 |
9 |
材料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问题,2003年以来陆续出台了许多这方面的法规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材料1中表1、表2、表3各反映了什么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材料2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3)应如何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