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 B.完全剥夺了六部的权力 |
C.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 D.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 |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 B.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
C.认为需要反对帝国主义 |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列强发动的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抗日战争 |
关于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中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总统制: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与国会互相制约 |
B.英国君主立宪制: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可能提出对内阁不信任案 |
C.法国总统制: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
D.德国君主立宪制:首相控制下的各部掌握行政大权且对议会负责 |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的,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以下实践最能体现潘恩学说的是( )
A.邦联制 | B.联邦制 | C.共和制 | D.君主立宪制 |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