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材料三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请回答:
(1)孝文帝改革是在什么样背景下进行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材料三与孝文帝改革哪一内容有关?
(3)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4)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如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北方民族大融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材料一:“(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1)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征途中的一曲凯歌。依据材料一,说出“长征凯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次会议。为什么说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二:

(2)识读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政策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识读材料二中图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除深圳外,位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还有哪几个?
(4)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的哪一次会议上?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通过吸收与创新不断实现超越。但它在崛起的同时,也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①。……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全球通史》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三: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此后,中日两方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
——摘自凤凰网
(1)材料一中所说的“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被统称为什么?“天朝”时期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重大贡献的“天朝”僧人是谁?①代表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场改革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此次“变革”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单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写出这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要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中日双方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至少答出两个观点,2分)

(10分)有人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也有人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适时凋整统治政策,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革命篇】
(1)美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科技篇】
(2)请列举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领先的三个具体发明。(3分)
【调整篇】
(3)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重要的一次“调整”是指哪个事件?美国这次调整有什么显著特征?(3分)

(10分)某校九年级(2)班开展了一次“凝聚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风雨连梦】
(1)小历同学在梳理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空缺
的部分。(3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919年5月
爆发
1945年8月
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10月
成立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12月
召开

【论史释梦】
(2)在小组讨论中,小史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新开端”、“新纪元”、“新时期”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6分)
【同心筑梦】
(3)砸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复兴历程中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专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不过日本并未全盘西化,他们没有采纳西方的意识形态,没有放弃所有古老的包括天皇在内的机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国近代崛起之路的认识。(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