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身亡,这标志着利比亚局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结合利比亚区域图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利比亚地理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地势南高北低 |
B.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
C.境内石油资源丰富,地下水资源分布广 |
D.河流多为时令河,且多为干谷 |
下列关于利比亚战后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不可取的是( )
A.改变单一依赖石油生产和出口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
B.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
C.利用临近海洋的优势,建立现代海洋交通枢纽 |
D.适当开发利用水资源,加速现代农业发展 |
在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中,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提高环境效益的措施是: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开发力度 |
B.发展交通,提高运输能力 |
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
D.加强对资源的加工转换,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图“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完成题。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 B.技术 | C.信息 | D.劳动力 |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粮食 | B.工业成品 | C.矿产品 | D.技术 |
读图“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题。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
B.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
D.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
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 |
B.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
C.第一、二产业发达 |
D.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 |
图是“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a)”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b)”,读图完成题。该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危害 | D.大气污染 |
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 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
C.主要用作生活燃料,使用效率低 | D.主要用作饲料,综合利用率高 |
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结合图回答题。A区域湿润系数是:
A.小于0.05 | B.大于0.05 |
C.等于0.05 | D.无法判断 |
B处湿润系数与周围地区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 | B.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 |
C.地处盆地,对流旺盛 | D.山地降水多,蒸发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