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
|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 |
“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都亭驿相对,梁家珠子铺,余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 B.唐朝 | C.北宋 | D.明朝 |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 A.资本主义萌芽 | B.劳资矛盾尖锐 |
|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 D.商品经济发达 |
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晚商文化分布示意图》表明青铜铸造
| A.工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 | B.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 |
| C.主要集中于黄河与长江流域 | D.随着商朝灭亡而衰落 |
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
|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
|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