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冥王星,当时由于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人们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直径还要小。2006年8月24日晚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上,来自各国天文界的权威代表投票通过联合会决议,决议宣布:在今后,原来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将不再位于“行星”之列,而属于矮行星,并提出了行星的新定义。行星新定义的两个关键:一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行星的质量必须足够大,它自身的重力必须和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一般来说,行星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假如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圆形,则由以下几个条件能估测出其质量的是(其中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
| A.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
| B.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转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 |
| C.冥王星的卫星查龙(charon)围绕冥王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 |
| D.冥王星的卫星查龙(charon)围绕冥王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副线圈a、b之间匝数为n2,b、c之间匝数为
;且有
。原线圈两端加交流电压
,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打在a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88V |
| B.开关打在b处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变压器输入功率逐渐增大 |
| C.滑动变阻器保持不变,当电键由a打到b,电压表前后示数之比为3:l |
| D.滑动变阻器保持不变,当电键由a打到b,电流表前后示数之比为3:l |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与“嫦娥一号” “嫦娥二号”不同,实现了落月目标.“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后,着陆器携带巡视器,经过奔月、环月最后着陆于月球表面,由巡视器(月球车)进行巡视探测.假设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总质量为m,若在环月”运动时,离月球表面的距离为2R,则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它的动能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将四个相同的正点电荷分别固定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O点为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直线段AB通过O点且垂直于该正方形所在的平面,
,一电子沿AB方向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
| A.电子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最大 |
| B.电子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最小 |
| C.电子受到电场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加 |
| D.电场力一定先对电子做正功,后做负功 |
质量为0.5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运动,如图a、b分别表示物体不受拉力和受到水平拉力作用的v t图象,则拉力与摩擦力大小之比为()
| A.1∶2 | B.2∶1 | C.3∶1 | D.3∶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 B.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光电流的大小也随之增大 |
|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 D.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