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 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__ mL。
⑵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⑶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符号填空:
(1)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②占空气体积分数78%的气体
③支持燃烧的气体
④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⑤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之一
(2) ①2个硫原子 ② 2个镁离子 ③氩气
④铁元素 ⑤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为测定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质量比,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流程和数据记录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数据可知,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__________;
(3)根据沉淀质量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钙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中碳酸钠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5)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1.6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石灰石、稀盐酸、火柴、棉花及以下仪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制取氧气,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小冰同学利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图,请你帮助他将图补充完整。
(3)若利用上述药品和仪器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4)欲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在桌面上。
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2H6(乙烷)、C2H2(乙炔)、C2H4(乙烯)三种气体之间的存在的另外一个规律,并排列出顺序,将答案填在下表中的空格内。
规律 |
排列顺序 |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 |
C2H6、C2H2、C2H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律性特别强。例如,按一个分子中含碳原子个数的不同,名称上则依次带有甲、乙、丙、丁…,请你对比分析下表信息,填写其中两处空白:
一个分子中含碳原子的个数 |
1 |
2 |
3 |
4 |
烷烃类:通式为CnH2n+2 |
CH4 |
C2H6 |
________ |
C4H10 |
名称:“某”烷 |
甲烷 |
乙烷 |
丙烷 |
丁烷 |
烯烃类:通式为_________ |
无 |
C2H4 |
C3H6 |
C4H8 |
名称:“某”烯 |
无 |
乙烯 |
丙烯 |
丁烯 |
下图是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将相关的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
(3)“见微知著”,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