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Fe3+= Cu2+ +Fe2+ |
B.Na与H2O反应制备H2:Na+2H2O==Na++2OH-+ H2↑ |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 + H+ ="=" CO2↑+ H2O |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O32- + 2H+ ="=" CO2↑+ H2O |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SO42-、Fe3+ |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
D.与铝作用能产生氢气的溶液:Al3+、K+、SO42-、CO32- |
铅蓄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Pb(s)+PbO2(s)+2H2SO4(aq) 2PbSO4(s)+2H2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覆盖PbO2的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正极移动 |
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PbSO4(s) + 2e-="Pb(s)" + SO42-(aq) |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3Y(g)2Z(g)ΔH<0。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 |
B.t3时减小了体系压强 |
C.t5时升高了体系温度 |
D.t2、t3、t5变化后反应物转化率均比t1时减小 |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时,测得乙酸钠溶液的pH>7 |
B.常温时,测得0.1 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 |
C.乙酸溶液与大理石反应产生气泡 |
D.相同温度下,测得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弱 |
已知反应 ①
②稀溶液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
B.2molC(s)+1molO2(g)的能量比2molCO(g)的能量高221kJ |
C.0.5 molH2SO4(浓)与1 molNaOH溶液混合,产生57.3kJ热量 |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kJ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