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研究重锤下落的加速度,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得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①合理利用纸带中测得的数据,计算得到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 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请写出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举出一条即可):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
(1)则在打下B、C、D、E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 =m/s,
vC= m/s, vD=m/s,vE =m/s.
(2)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10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中小车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①在小车上放入砝码,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绳连接小车和钩码;
②让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__________,__________,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____________,取下纸带;
③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2)下图是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表1纸带的测量结果
(3)在坐标纸上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以0点为计时起点,竖直坐标以0.30 m/s开始).
(4)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判断小车做的是__________直线运动.
(5)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10分)为较精确地测量一只微安表的内阻,要求按照下图给出的电路进行测量。实验室中可供选择的器材如右表所示。实验中为了安全,电阻箱R的阻值不能取为零,只能为适当大小的阻值。则: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②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
③简述所需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
④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内阻的测量值:
(8分)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
、物体质量
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
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
表示.
①当与
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重力.
②某一组同学先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来做实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用天平测出![]() ![]() ![]() |
③另两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
与所受外力
的关系,由于他们操作不当,这两组同学得到的
关系图象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其原因分别是:
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其步骤如下:
a.易拉罐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小车连接纸带.合理调整木板倾角,让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
b.取下轻绳和易拉罐,测出易拉罐和细沙的质量m及小车质量M.
c.取下细绳和易拉罐后,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O为打下的第一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
(1)步骤c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
(2)为验证从O→C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出BD间的距离为x0,OC间距离为x1,则C点的速度为.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