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2)材料二中涉及的“母邦”指的是什么?“兵戎相见”又指什么?(4分)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中国近代化探索开端是哪一事件?
(2)材料二中“无尽的黑暗”、“闪电”、“迎来曙光”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的三件大事对中国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据材料一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何变化?
(5)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2010年世博会的举行使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世界的焦点。请结合下面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3分)

请回答:
(1)图一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它决定了上海的什么命运?
(2)图二江南制造总局是在上海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它是什么运动的产物?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上海有何关系?此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图四展现的是上海浦东的崛起,你知道上海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什么伟大决策吗?
(5)2010年上海首次代表发展中国家承办世博会。纵观上海百余年发展史,你有何感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请举一例发生在这三年里的历史事件。(3分)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历史时期?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胜利的标志是什么?(3分)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2分)标志着什么?(2分)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的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请回答:
(1)这篇文章出自于何时召开的哪次会议?( 4分)
(2)这次会议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中提出的“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在何时?标志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