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问题这幅漫画说明( )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
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 |
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
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 |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壤盐碱化 | D.地面沉降 |
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2010年3月19日~21日,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先后影响了我国21个省(区、市),沙尘一度蔓延到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吉兰太等地出现了强沙尘暴,北京出现扬沙、浮尘。受此影响,远在南方的香港多个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过400,创历史新高,深圳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就连海峡对岸的台湾也受到了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造成了21个省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其主要污染源是:
A.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碳氢化合物 | D.悬浮颗粒 |
从生态破坏角度看,西北地区与沙尘暴的联系是:
A.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 B.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
C.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 D.野生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 |
下列哪一做法不利于沙尘暴的防治:
A.禁止在草原滥挖发菜和其他野生药材 |
B.营造防护林带 |
C.鼓励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山羊 |
D.建立沙尘暴监测、预报系统 |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植被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 |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此流域内河水的补给方式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
A.冰川融水,阿巴拉契亚山 |
B.大气降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
C.大气降水,太平洋 |
D.湖泊水,五大湖 |
从图中可知本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
A.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小 |
B.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
C.夏秋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
D.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
下图为“我国第四纪盐湖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我国盐湖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A.A2 | B.B4 |
C.C3 | D.D3 |
下列关于我国盐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盐湖的形成,主要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 |
B.我国盐湖的分布边界与500mm年等降水量线完全不吻合 |
C.盐湖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区 |
D.盐湖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