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图中A、B两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正确选项填在代表A、B两地人地关系的关联图中。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 ④轮荒、开矿等破坏植被

由上题举例说明人口增长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图中山东省的生态脆弱区多沿黄河分布,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表数据和图“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自然增长率
总增长率
北京市
-0.015
5.292
河南省
0.564
0.562


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___________引起的。
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____________引起的。
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2009年1月14日讯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 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________。
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人口年龄结构呈现________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________向________的转变。
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材料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拉开了俄罗斯“国家年”的序幕。在此次访华前后,能源问题特别是中俄石油管道问题成为关注焦点。该议题对于奉行多元化能源战略的中国有重要意义。

被称为“母亲伏尔加”的河流,在图中的字母代号是________。试分析该河水文特征。
A水域南岸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B水域_________部盐度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D河流域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请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和有利区位因素。
中国为什么要奉行“能源多元化战略”。俄罗斯在中国能源战略中有什么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8月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
材料一:俄罗斯紧急情况部8月21日说,在过去的一天里,森林及泥炭火灾面积继续减少。与前一日相比,着火面积减少3000公顷。目前全俄境内仍有498个着火点,其中森林火灾463处,总面积5.32万公顷;泥炭火灾35处,总面积309公顷。
材料二:莫斯科夏季气温多年平均仅有23℃,但最近每天的最高气温都在35℃左右,甚至达到40℃。入夏以来,俄罗斯大部分地区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俄罗斯专家指出,俄罗斯目前遭遇的酷暑是千年不遇的,完全是史无前例。
材料三:因森林大火烧毁了部分农田。8月5日,俄罗斯政府决定暂时禁止粮食及粮食产品出口。截至8月5日,俄已有28个地区遭受旱灾,20%可耕种土地受灾。
材料四:莫斯科地区的热浪和干旱已经持续近两个月,6月份最高气温打破纪录两次,7月份打破纪录10次,包括绝对最高气温。由于莫斯科和莫斯科州被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包围,莫斯科地区居民受烟雾困扰已经半个多月之久,烟雾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时超过正常值6.6倍。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中事件有关联性,从气候角度分析此次俄罗斯发生森林大火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分析俄罗斯的农业地域类型、粮食作物和分布地区及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