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造成大面积的山体滑坡,阻断交通,严重制约了救援进度。大震之后,频繁的强余震及持续的大雨随时可能诱发新的次生滑坡灾害,将进一步威胁被困灾民的生命安全。部分河流受滑坡堵塞形成堰塞湖。
材料二:
(1)地震造成地面受破坏的严重程度用 来衡量。其影响因素除震级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除了泥石流以外,汶川地震还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至少说出三种)
(3)材料一说明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本次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26.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
A,B。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
D,E。
(3)B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区。
(5)荒漠化最严重的是区。
(6)A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7)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8)试填下表,比较A、C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
A |
C |
|
主要地貌单元 |
||
气候 |
||
植被 |
||
河流 |
下图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经济地带是
(2)下列三大地带的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包括省、市、自治区数:东部>中部>西部 |
B.面积:西部>中部>东部 |
C.人口:东部>中部>西部 |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西部>东部>中部 |
(3)结合东部地带的资金,科技实力和中西部地带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今后可逐步由东向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读“我国沿109°E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异?(2分)
(2)从植被类型看,C为,D为;从代表性粮食作物看,C为,D为;从代表性水果看,C为,D为。形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A河所在省是,B点所在省是。
(4)E处生态环境的最大问题是,地形的成因是,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备选答案前的数字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经济地带后的横线上:
①太湖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霍林河煤矿 ④秦山核电站
⑤河南省⑥二滩水电站
A经济地带:,
B经济地带:,
C经济地带:。
(2)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考虑,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适宜建立在经济地带,出口商品基地宜建立在经济地带。
(3)A经济地带发展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优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的干扰,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你认为这种对雷达的干扰,其原因可能是()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 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 |
C.太阳活动的影响 | D.外界杂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