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造成大面积的山体滑坡,阻断交通,严重制约了救援进度。大震之后,频繁的强余震及持续的大雨随时可能诱发新的次生滑坡灾害,将进一步威胁被困灾民的生命安全。部分河流受滑坡堵塞形成堰塞湖。
材料二:

(1)地震造成地面受破坏的严重程度用      来衡量。其影响因素除震级之外还有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除了泥石流以外,汶川地震还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至少说出三种)
(3)材料一说明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本次强烈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2)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5分)
(3)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措施。(4分)

读下图,内蒙古东部某县土地荒漠化状况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土地),回答下列问题:

(1)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
二是
前者主要包括:
后者主要包括:
(2)上图中土地荒漠化的变化趋势是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针对我国西北荒漠化的实际,在防治荒漠化的过程中,核心,有效措施是

结合以下材料和相关知识,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这说明经济发展必须加强联系。
(2)泛珠三角又称“9+2”,请写出“9+2”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
(3)在“9+2”的9省区中,广东与其他省区各具什么优势?
广东的优势:
周边省区的优势:

读我国西电东输略图,回答:

(1)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分布在地区,水能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分布在、中南、西北地区。(2分)
(2)A线工程是将内蒙古、、陕西等省区的火电送到地区;(2分)
B线工程是将地区的(能源名称)输往沪宁杭地区;(2分)
C线工程是将流域的水力资源输往三角洲地区。(2分)
(3)图中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2分)
(4)A.B.C工程的实施,对能源的输出地的积极意义是:
。(2分)

读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
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二: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
材料三:“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
(2)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
(3)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试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