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努力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把握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右翼势力抛出购买钓鱼岛的言论后,激起我国各地进行反日游行活动,一些游行参与者采取了过激行为,扰乱了治安和正常的抗议活动,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危害。
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公民应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造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想”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中国梦”妁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其中蕴含着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蕴含着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 “幸福特征”;蕴含着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蕴含着促进人全面发展 的“价值特征”。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必须认识到:中国梦,就是中国人民的梦!是人民的“住房梦”、“收入梦”、“就业梦”、“社保梦”........实现中国梦就要把社会发展的坐标向更加注重全民共享与社会公平的方向位移。
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民生画卷
稳物价:绝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正常生活。
保住房:重点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收入分配: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就业:中央财政投入42亿元帮和促进就业。
社保: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医改: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
材料二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我们才会更加卓越。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梦想更加多样、更加丰富,有的人希望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华丽的舞台,有人渴望平凡的稳定……而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美丽的生态、更充分的政治参与、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祖国……这些平凡的梦想汇聚起来,便是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无论是美好社会,还是美好人生,都始于平常一点一滴的努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请你就如何实现中国梦、民生梦建言献策。
(2)今天的“中国梦”由亿万国人的梦想汇聚而成。请写出你的人生梦想,并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谈谈如何实现这一梦想。
近年来,小型微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注:美国70%的创新发明是由小微企业实现的,欧盟中小企业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我国的中小企业也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但每年开发的新产品中达到国际水平的只占2.5%。
材料二目前,受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的影响,我国60%至70%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一方面,小微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又面临着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税费负担偏重、融资困难等问题。为此,国务院于2012年4月1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小型微型企业提振信心,稳健经营,提高盈利水平和发展后劲,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国家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学依据。
(3)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小微企业应如何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Z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农业从过去的“主业”变成“副业”,部分地方出现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几年前,一批愿吃苦、有经验的种粮能手承包起农户自愿放弃且相对集中的土地,成为种田大户。土地的流转,既解决了撂荒的难题,也大大加快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步伐。截至2012年底,Z市规模经营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82.16%,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46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各类农业龙头企业60家,2012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材料二Z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9分)
材料三 “新兴产业、清洁能源、高利润……”曾经被无数光环笼罩的太阳能光伏行业,却在近一时期遭遇了市场寒冬。由于对产业发展良好的心理预期,使光伏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各路资金纷纷涌入光伏产业。同时,我国光伏市场严重依赖外需,受欧债危机的发生、欧盟和美国“双反”调查等因素的影响,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光伏制造企业元气大伤,产能严重过剩,陷入大面积亏损和停产境地。
(2)结合材料三和经济生活知识,从企业的角度为中国光伏制造业走出困境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
材料四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3)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材料四体现了哪些哲学观点?(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
原油 |
电力 |
天然气 |
|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
60% |
10% |
48% |
5% |
注: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10种短缺。
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综合 利用率 |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
矿产资源 回收率 |
单位产值 能耗 |
机动车 油耗 |
工业用水 重复率 |
比发达国家低10% |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
比欧洲高 25% |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 |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国家和企业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
材料三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总体目标:在节能方面,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在减排方面,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碳、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8%和10%。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实施节能减排目标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四 某省“十二五”机构及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指标 |
2010年 |
2015年目标 |
年均增长(%) |
财政民生支出(亿元) |
1096 |
2403 |
17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5788 |
31576 |
>10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5285 |
10570 |
>1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4151 |
9500 |
18 |
该省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力争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
(4)请阐述材料四提出的“十二五”目标和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