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下图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④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猫的性别决定是XY型,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已知猫的毛色黑色对黄色显性,且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的有无,确定正常猫的性别
B.若出现黑黄相间的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XAXaY
C.由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的猫,其毛色最可能是黑色
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
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
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 |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
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占26%,腺嘌呤占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A.18%、26% | B.28%、22% | C.26%、18% | D.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