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图,锯树人的错误在于( )
长这种果子的树还不该锯掉吗?
①没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没有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③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忽视了矛盾的次要方面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不具有能动性
下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从意识内容看,意识是()
A.人脑的机能 | 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C.物质的产物 | D.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