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
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
分四次并在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枝枝条生出根的
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 |
2×10-1g/L |
2×10-2g/L |
2×10-3g/L |
2×10-4g/L |
2×10-5g/L |
清水 |
| 5月26日 |
0 |
0 |
0 |
1 |
6 |
0 |
| 5月31日 |
0 |
0 |
0 |
2 |
11 |
0 |
| 6月5日 |
0 |
1 |
1 |
5 |
13 |
1 |
| 6月10日 |
0 |
2 |
5 |
6 |
16 |
1 |
⑴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⑵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多;
⑶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选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枝条的生根;
⑷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理由是。
来探究(每格1分,共10分)
(1)现象记录与分析:
| 材料 |
现象 |
分析原因 |
| 遮光部分(A) |
||
| 未遮光部分(B) |
||
| 白边(C) |
(2)实验中B处和C处的对比说明了
(3)实验中,________处和________处的对比说明了光是植物产生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4)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的目的是
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提出的问题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和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l℃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
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 食物名称 |
花生仁 |
黄豆 |
核桃仁 |
大米 |
| 质量(克) |
20 |
20 |
20 |
① |
| 水(毫升) |
50 |
50 |
50 |
50 |
| 温度上升(℃) |
2.2 |
1.4 |
3 |
1.3 |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为主。
(2)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
(4)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
(5)实验中,①应该为克,因为 。
如图是家蚕的一生发育图,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桑蚕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
背景资料: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而不取食樟树、榕树的叶,这是由于桑叶中有家蚕喜欢的某种物质。
提出问题:家蚕总是取食桑叶,这一表现是先天性行为吗?
作出假设:家蚕取食桑叶是先天性行为.
制定计划:
(1)实验用的家蚕应该选择()
A、长大的家蚕 B、家蚕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家蚕C、蚕蛾
(2)你认为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你会选择哪两种植物的叶片进行对照实验呢? a:的叶片 b:的叶片.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
A、1只 B、10只
你的理由是:
(4)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吻合,那么你得到的结论是。
(5)蛹期家蚕“作茧自缚”,家蚕的这种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行为,由体内决定的。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3个岛,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其它的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
结论是:。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行为的动物
(3)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5)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