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生物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3个岛,岛间用两根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岛到达其它的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
结论是:                                         。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蚂蚁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5)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能去搬运食物吗?         
小明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镊子分散;④盖上盖玻片;⑤用稀碘液染色;⑥用低倍镜观察。
 请你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错误并更正: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物存在。于是,他移动玻片标本,污物不动;转动目镜,污物仍然不动。据此判断污物最有可能在
| A.玻片标本上 | B.目镜上 | C.物镜上 | D.材料上 | 
(3)口腔上皮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相同的是:都有、、和。不同的是:口腔上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液泡和。
37.某小组在 “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 甲组 | 
   乙组 | 
  |
| 环境条件 | 
   阴暗、低温 |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 
  
| 实验材料 | 
   同样多株韭苗 | 
   同样多株蒜苗 | 
  
| 处理方法 |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____ ,乙组_____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_________ ,乙组植株___________。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用以下甲、乙、丙三种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如果你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以上哪一个实验装置?。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2)若将1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5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那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5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
 (3)蚯蚓的呼吸依靠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5)每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而不放一条的目的是。
实验探究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中发现,沉迷于网游的同学在精神、身体双方面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几位同学根据自己的不同设想,设计了一下实验方案。每位同学各选择健康的小白鼠2只,将小白鼠分别关在笼子中,笼子放置在离电脑5厘米距离处。
| 组别 | 
   处理 | 
   现象 | 
  |
| A同学 方案  | 
   甲 | 
   电脑不开机 | 
   正常生活 | 
  
| 乙 | 
   电脑开机 | 
   30天后,死亡 | 
  |
| B同学 方案  | 
   甲 | 
   电脑开机,播放轻音乐,风景图片 | 
   40天后,死亡 | 
  
| 乙 | 
   电脑开机,播放摇滚乐,格斗图片 | 
   15天后,死亡 | 
  |
| C同学 方案  | 
   甲 | 
   电脑开机,笼中为成年小白鼠 | 
   30天后,死亡 | 
  
| 乙 | 
   电脑开机,笼中为发育期的幼鼠 | 
   20天后,死亡 | 
  
(1)A同学实验方案中的变量是。
 (2)B同学的实验结果显示,高强度的刺激会(填“减缓”或“加速”)小白鼠的死亡。
 (3)C同学的实验结果显示,电脑辐射对(填(“成年”或“幼年”))小白鼠的伤害更大,你能说出该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吗?。
 (4)以上实验结果给你什么启示?。
 (5)三位同学的实验设计都有一个通病,你能帮忙找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