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
B.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
C.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
D.有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
足量的锌与酸反应,欲使制取氢气的反应速率尽可能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
①锌粒②锌粉③加少量的硫酸银的饱和溶液④1mol/L的盐酸⑤5mol/L的硝酸
⑥1mol/L的硫酸⑦加热⑧加大量的硫酸铜晶体⑨不断振荡⑩加大体系的压强
A.②③⑥⑦⑨ | B.①③⑤⑦⑩ | C.②④⑥⑦⑧⑨ | D.②⑦⑧⑨⑩ |
室温下,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XC(气),经 2 s(秒)后反应达平衡,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B的物质的量为1.4 mo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反应前容器内的压强与平衡后容器内的压强之比为1:1
③ 2 s 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④ X="2"
⑤室温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是0.5
⑥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C气体,达到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④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⑤⑥ |
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Q1①
2H2(g)+O2(g)===2H2O(g) ΔH=-Q2②
H2O(g)===H2O(l) ΔH=-Q3③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4Q1+0.5Q2 | B.4Q1+Q2+10Q3 | C.4Q1+2Q2 | D.4Q1+0.5Q2+9Q3 |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mol的醋酸溶液和1.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热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7.3KJ/mol |
B.通过实验得知在常温常压下,12g固体C和32g气体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大于44g气体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
C.室温下,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m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单质A转化为单质B,ΔH=+119kJ/mol,可知单质A比单质B稳定 |
B.灼热的碳与CO2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
C.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D.对于一个可逆反应(Δ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可以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的次数,使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从而使化学反应平衡逆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