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没有错误的是
| A |
氖气的化学式——Ne2 |
B |
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 |
| 2个氮气分子——2N2 |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
||
| C |
铁——由分子构成 |
D |
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 |
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甲乙仍是饱和溶液且有晶体析出 |
| 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 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
| D.T2℃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里含有溶质甲的质量为50g |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B.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 |
| C.t2℃时,60g物质a与10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60g |
| D.将t1℃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b溶液 |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
|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 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
|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
|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 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
| 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
| 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