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所示是一个欧姆表的外部构造示意图,其正、负插孔内分别插有红、黑表笔,则虚线内的电路图应是(b)图中的 。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段 ,应记作_______cm。
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并根据数据描绘了如图7(b)所示的两条U—I图线,回答下列问题:根据甲、乙两同学描绘的图线,可知()
A.甲图学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
B.甲图学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
C.乙图学是根据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数据 |
D.乙图学是根据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数据 |
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端(填“左”或“右”)
不改动下面实物图(图8)中已接导线,请按照实验原理图(图7a)在实物图中把需要连接的导线补画上。
根据图7(b),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0=Ω,电源电动势E=V,内阻r=Ω.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图6中左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气垫导轨接通气泵,通过调平螺丝调整气垫导轨使之水平,检查是否调平的方法是。
如图中右图所示,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
cm;实验时,将滑块向后移动,使挂在其上的橡皮条拉伸,并做好标记,以保证每次拉伸的距离恒定,现测得挂一根橡皮条时,滑块弹离橡皮条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则滑块最后匀速运动的速度表达式为(用字母表示)。
逐条增加橡皮条,记录每次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并计算出对应的速度,则画出的
图象应是一条线。
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内阻
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①待测电流表(
,内阻约300Ω),
②电流表(
,内阻约100Ω),
③定值电阻(300Ω),
④定值电阻(10Ω),
⑤滑动变阻器(
Ω),
⑥滑动变阻器(
Ω),
⑦干电池(1.5V),
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定值电阻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的斜率
及定值电阻(你选定的那一个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
能守恒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m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m/s.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和(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本实验通过比较和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