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剑与傅岩叟①
辛弃疾
莫邪②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注:①傅岩叟:稼轩友人。②莫邪:古代名剑。诗中描写了怎样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你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① 颔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②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⑷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④宜:和顺、亲善。这是一首女子出嫁人们为其祝福的诗歌。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⑷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④宜:和顺、亲善
这是一首女子出嫁人们为其祝福的诗歌。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题目。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荣:犹“花”。
(1)诗歌前四句借春景图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从前面六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是极力赞扬的,可诗人为什么突然又紧接着说“此物何足贵”?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 “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