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题目。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荣:犹“花”。
(1)诗歌前四句借春景图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从前面六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是极力赞扬的,可诗人为什么突然又紧接着说“此物何足贵”?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回答后面题目。
(一)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诗歌塑造了一个的男性形象。
结尾重复了开头,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把“逢着”改为“飘过”,又说明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古代诗歌阅读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从这些景色可看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
B.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寂静和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
C.诗人在归鸟的鸣叫声中,无奈地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
D.本诗以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政治上被贬官后的豁达洒脱。 |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浪子旅程
海子
我是浪子/我戴着水浪的帽子/我戴着漂泊的屋顶/灯火吹灭我/家乡赶走我
来到酒馆和城市/我本是农家子弟/我本应该成为/迷雾退去的河岸上
年轻的乡村教师/从都会师院毕业后/在一个黎明/和一位纯朴的农家少女
一起陷入情网/但为什么/我来到了酒馆/和城市/虽然我曾与母牛狗仔同歇在
露西亚天国/虽然我在故乡山冈/曾与一个哑巴/互换歌唱/虽然我二十年不吱一声
爱着你,母亲和外祖父/我仍下到酒馆——俄罗斯船舱底层/啜泣酒杯的边缘
为不幸而凶狠的人们/朗诵放荡疯狂的诗/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