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8.34 g FeSO4·7H2O样品隔绝空气加热脱水,其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SO4·7H2O晶体中有4种不同结合力的水分子 |
B.在100℃时,M的化学式为FeSO4·6H2O |
C.在200℃时,N的化学式为FeSO4·3H2O |
D.380℃的P加热至650℃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里常利用反应:来制取氯气。当有17.4g
完全反应时,计算:
(1)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2)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
某无色待测液中可能含有、
、
、
、
等阳离子。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I.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II.过滤,取少许滤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III.另取少量步骤II中的滤液,加入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加热,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待测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2)还有一种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检验这种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步骤III”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1)写出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并将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
①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该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
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该过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并放置一段时间,该步反应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位同学用铜和硫酸做原料,设计了两种制取硫酸铜的方案:
方案①:铜与浓硫酸加热直接反应,即
方案②: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①”中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2)这两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更合理?_______(答编号)。理由是____________。
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 ![]() |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 ![]() |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D.G装置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