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又四百余城,小国隶属者数十。……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至恒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大秦”是指古代的哪个国家?
(2)材料记载大秦王安敦遣使到中国具体是哪一年?这个史实记录在哪部书中?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材料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请回答:
(1)材料一是谁说的?他写的史学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是这部著作编写的目的,“古”“今”分别指何时?“成一家之言”指的又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雄国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剪伯赞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汉武”指谁?请举出能反映“长城万里遍烽烟”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
(2)两则材料盛赞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作用?

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中的工具是谁发明的?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该项发明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识读下图

  图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二:西汉疆域图
请回答: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名称填在上。
 ①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谁?
(3)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观察下列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与哪次战争有关?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的场景?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对中国又有何意义?
(3)简要分析造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