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循(澳大利亚)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示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 A.清政府保证“设将来大皇帝有心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
| B.凡中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发给管事官(即英国领事)照办” |
| C.清政府保证“永禁或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
| D.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天津大沽铁路沿线 |
读下图,该图反映的是
| A.“西南夷”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 B.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
| C.元代宣政院有效管辖了藏族地区 |
| D.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是非来自公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念。以下言论中,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 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
下图甲骨刻辞,学者释读如下:“商王帝辛(纣)祭祀大甲,以西伯之事上告,用黍稷之类奉献,因而得到福佑。”从中可以得出
| A.“西伯之事”应指牧野之战 |
| B.商代的黍稷种植已相当发达 |
| C.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
| D.早期政治制度走向完备与成熟 |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诸多思想流派。下列思想家与所属流派对应正确的是
①苏格拉底—智者学派②芝诺—斯多亚学派③商鞅—法家④孟子—儒家
| A.①② | B.①③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事情在通常情况下由联合国安理会来决定的是
①要求交战两国立即停火
②推荐联合国秘书长人选
③《联合国宪章》生效
④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A.③④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