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
①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②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③先进的灌溉工具的出现
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陈乐民认为,作为一种理想存在于欧洲人的意识中已好几百年了,到20世纪下半叶才成了现实。这里的“理想”和“现实”是指()
A.欧洲主义 | B.自由主义 | C.社会主义 | D.民族主义 |
有英国学者认为:“珍妮纺纱机自问世之后并没有在法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高价购入珍妮纺纱机生产棉纱很难获利,甚至得不偿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
B.珍妮纺纱机是衡量工资水平的重要参考 |
C.较高的工资水平促使英国采用机器生产 |
D.法国和印度在工业革命中获利少于英国 |
学者张鸣说:“为什么没有人利用天主教来叛乱呢?因为天主教是本教,普通信徒对教义是不能随便解释的,《圣经》的解释权掌握在教皇手中。但是新教就无所谓,……每人都能按自己的理解读《圣经》,这样必然会产生对教义的不同解释。”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对新教描述的是()
①《圣经》具有最高权威②因信称义③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 ④新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559-1609年的欧洲商业网络在西班牙半岛遇到了一个货币高压脊,正如冯•廷南的模式中分析: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 |
B.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心 |
C.西班牙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
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 |
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 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 |
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 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