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81年出版的连环画《黄道婆》的封面。黄道婆之所以受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是因为她( )
A.为我国古代丝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
B.为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
C.传播中原文化,开创了教育的先河 |
D.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在纪念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100周年之际,法国举办了世博会。下图所示建筑就是为这届世博会建造的,你认为这座建筑应该建筑于何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 D.二战时期 |
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说明了( )
A.蒸汽机的使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 B.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
C.蒸汽动力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 | D.蒸汽动力带来了交通运输革命 |
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全球通史》载:“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表明()
A.工业革命发展依赖系统的科学研究 | B.科学研究与工业革命关系日益密切 |
C.传统技术积累是工业革命的主动力 | D.科学研究成为创造发明的唯一途径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