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 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
据统计,1919年1-4月,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对中国的报道篇幅平均每月为26.5篇;1919年5月为223篇,1919年6月为225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引起日媒共鸣 | B.巴黎和会伤害中日利益 |
C.日媒同情中国外交遭遇 | D.中国反帝浪潮目标明确 |
毛泽东曾指出“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里他强调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900~1901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活动 |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A.美国已成功在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 B.帝国主义对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
C.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 D.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已经形成 |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