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鸦片战争前 |
5000(年平均值) |
5000(年平均值) |
1846年 |
7010 |
13220 |
1850年 |
8919 |
23040 |
1854年 |
14122 |
62896 |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 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 B.海禁 |
C.重农抑商 | D.保护生态资源 |